“衡水引才新十四条”明白纸

 

衡水引才新十四条明白纸

 

      一、服务对象

      (一)高层次人才:特指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

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发达国家院士(含外籍院士);第二类,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第三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项目一、二等奖的主研人(第一名)等。

      适用服务事项128910111213条。

      (二)高技能人才

      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我市企事业单位(不含中省直驻衡企事业单位)新全职引进、培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第二类企业新引进市域外或新获得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第三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1年内在我市企业相关工种岗位稳定就业的应届毕业生。

      适用服务事项3891213条。

      (三)优秀青年人才

      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毕业2年内到我市企业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第二类到企业工作的湖城英才服务卡第一、二、三类人才;第三类经批准进入衡水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完成博士后开题报告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适用服务事项第4891213条。

      (四)科技创新人才

      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省突出贡献奖的个人第二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第三类获得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第四类获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第一合作单位。

适用服务事项第5891213条。

      (五)企业突出贡献人才

      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新认定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推荐的突出贡献人才;第二类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的突出贡献人才。

适用服务事项第6891213条。

      (六)引才突出贡献个人

      在引进新质生产力急需紧缺人才和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

      适用服务事项7条。

      二、服务事项

      1.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主要内容:对全职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300万元-1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200万元安家费补贴。对柔性引进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三大奖”主研人,每年在我市累计工作36个月的、6个月以上的,每年分别发放5万元、10万元特殊生活补贴。

      适用对象:我市企事业单位全职或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含中省直驻衡单位)。

      申请流程:全职引进每年4各地组织部门统计上报引才计划,11月底提交申报材料至市委组织部,报省委组织部审定后发放相关补贴。柔性引进,用人单位向当地党委组织部门提出申请,每季度末提交市委组织部集中审核,11月底经认定后发放特殊补贴。

      咨询电话:市委人才办  0318-2020318

      2.大力引进创业人才

      主要内容: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培育领域,对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来衡水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实现落地转化的,根据投资和项目进展情况,给予每个项目200万元-1000万元资金支持。

      适用对象: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创办、领办的企业,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实缴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才团队实际出资不少于实缴资本30%至少有5非股东员工在衡水缴纳社保6个月,符合衡水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申请流程:每年5,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交相关材料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市委人才办会同相关单位组建项目评审组,经过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步骤后,按评分确定资助金额。

      咨询电话:委人才办  0318-2020318

      3.引进培育高技能人才

      主要内容:对全职引进、培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企业新引进或新获得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5000元、20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企业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应届毕业生,给予每人2000元一次性补助。

      适用对象:企事业单位新引进或培育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应届毕业生。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后发放补贴补助

      咨询电话: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牵头)0318-2215029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与职称管理科  0318-2215063

      4.广纳优秀青年人才

      主要内容: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到我市企业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给予博士3万元、硕士1万元、双一流学士5000元、学士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安家补贴。在企业工作的湖城英才服务卡第一、二、三类人才,家庭无自有住房的,5年内每月给予1000元的租房补贴;购买首套住房的,给予博士15万元、硕士10万元、学士5万元的购房补贴。对我市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年内每年给予5万元日常经费资助;出站博士后留衡企业稳定工作1年以上的,分期给予40万元就业补贴。

      适用对象: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持湖城英才卡人才,在站、出站博士后。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提交相关材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核后发放补贴补助

      咨询电话: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牵头)0318-2215369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  0318-2816950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与职称管理科  0318-2215063

      5.激励科技创新人才

      主要内容:对我市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省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分别给予不低于5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第一合作单位,给予10万元奖励。

      适用对象:获得国家或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含中省直驻衡企事业单位)。

      申请流程:市科技局依据当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按照规定核发。

      咨询电话: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与成果科  0318-5265129

      6.奖励企业突出贡献人才

      主要内容: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企业推荐1名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缴税额达到5000万元、1亿元的重点企业,由企业推荐1名、2名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每人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次年起每新增缴税额2000万元,新增1名奖励对象名额。

      适用对象:新认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税达标企业推荐的突出贡献人才。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交相关材料工业和信息化局,审核后发放奖励

      咨询电话: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与政策法规科  0318-2665069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  0318-2669911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事教育科(牵头)  0318-2666036

      7.构建市场化引才机制

      主要内容:设立湖城引才贡献奖,对于在引进新质生产力急需紧缺人才和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适用对象: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中介机构或中介人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企业、中介机构或中介人提交相关材料至市委人才办,审核后发放奖励

      咨询电话:市委人才办  0318-2020318

      8.金融赋能人才创业

      主要内容:设立推广人才创业贷款,为人才创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及各类信用贷款(不含个人消费贷款),信用贷款额度最高为10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为3年。

      适用对象:依法拥有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权利,或者经营状况良好、有市场前景的市场主体。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个人直接联系银行办理。

      咨询电话:

      农业银行衡水分行  0318-2783240

      邮政储蓄银行衡水分行  0318-2038936

      衡水银行  0318-5215031

      沧州银行  0318-2886556

      9.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主要内容:大力扶持在我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新认定为国家级的,给予最高600万元经费支持;新认定为省级的,给予最高360万元经费支持。

      适用对象:经我市申请建设并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申请流程:平台认定后,平台建设所在企业提交相关材料至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审核后发放经费支持

      咨询电话:

      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科  0318-2685495

      市科学技术局综合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  0318-5265121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科  0318-2665069

      10.提供职称编制保障

      主要内容:对引进到我市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首次参加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时,不受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优先评聘。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为来衡创业或到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编制保障。

      适用对象: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衡创业或到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申请流程: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提交相关材料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编办,审核后落实政策。

      咨询电话: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与职称管理科  0318-2215063

      市委编办事业科  0318-2215299

      11.优化配偶安置服务

      主要内容: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配偶为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安排工作;配偶尚未就业,且配偶为博士、硕士或双一流本科毕业生的,经考核测评后可选聘至事业单位就业;配偶待业期间,2年内给予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

      适用对象: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

      申请流程: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后落实政策

      咨询电话:

      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  0318-2020611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事业科  0318-2215051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牵头) 0318-2215369

      12.保障安居需求

      主要内容:推广工业企业人才购房奖励办法,根据企业纳税完成情况,确定人才奖励名额,给予购房补贴。对我市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免费入住当地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企业引进的本科及以上优秀毕业生,经认定后可申请优惠租用人才公寓。持有湖城英才服务卡及我市引进的央企二三级子公司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员工,单方缴存的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夫妻双方缴存的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元。

      适用对象: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本科及以上优秀毕业生湖城英才服务卡持有人及我市引进的央企二三级子公司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员工。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提交相关材料市住建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落实政策。

      咨询电话: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  0318-2816950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直管理部  0318-6663606

      13.优化子女入学服务

      主要内容:持燕赵英才服务卡A卡的优秀人才,子女来衡就读高中的,安排就读相应高中学校。新引进的博士、硕士等优秀人才,其子女来衡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应入尽入。

      适用对象:持燕赵英才服务卡A卡的高层次人才;当年引进的博士、硕士等优秀人才。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个人提交相关材料至市教育局或县级教育部门审核后落实政策。

      咨询电话: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0318-2122040

      14.实行一事一议引才机制

      主要内容: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特别优秀人才、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人才,实行一事一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量身定制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适用对象:新质生产力急需紧缺人才、重点领域人才。

      申请流程:引才单位提交申请至市委人才办,由市委人才办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综合研判,报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后,落实相关政策

      咨询电话:市委人才办  0318-2020318

      三、相关注解

      1.企业特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市域主导产业(3+2产业)、县域特色产业(9+5产业)及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培育领域产业企业。(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界定)

      2.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培育领域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培育领域包含空天信息、先进算力、前沿新材料、绿色氢能领域。(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商界定)

      3.全职引进主要指以人事关系或社保关系转入我市、在我市开展工作的省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开展形式:与引才单位签订3年以上全职工作协议,或在我市创办企业。(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界定)

      4.柔性引进主要指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且合作期至少3年、每年在我市累计工作3个月以上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三大奖主研人等。(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界定)

2025年3月18日 08:2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