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电教片解说词的创作

   党员电教片解说词是运用说明性和文学性的语言,展示自己的特色,以塑造、宣传事(人)物、事件等为中心,通过较为完整严谨的结构和具体形象的叙述,多方位地展示所要反映的对象的内涵和特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主题思想。

    解说词具有理性的概括、坦诚的论述、严谨的逻辑、鲜明的剖析和洗练的语言等特点:1、解说词是适应视听结合需要的一种文体。2、解说词是对实物和形象、事件等的解说。3、解说词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和说明。4、解说词是倾注或凝聚了浓烈的感情的艺术语言。5、解说词不是平白直叙的语言堆砌。6、解说词的语言特别注重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作用:一是视听结合有利于提高党课教育质量。二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收看时间短,内容含量大。三是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四是有利于传授党课基础理论内容,加速知识更新率。五是有利于教育工作资料的储存和交流。六是有利于促进党课思想教育工作的改革。

    党员电教片的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有时画面所展示的内容,需要解说来分析、提示和总结;有时解说提出问题,又依靠画面来形象地加以表现。做到声画结合、视听结合,大大增强了党员电教片的表现力。二者搭配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画面内容解释和说明。解说词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图解式的说明,而是补充说明画面表面的不足,因为画面里表现的人物、景物、设备、风光、图表等等,给观众的感性知识是有限的。人物的内心活动、物体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延伸中的含义等等内容,都需要用解说来说明,以满足对知识、意境、思索和寻求的愿望。

    二是对画面含义的补充和深化。这可引导观众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是画面内容的外延。如:画面一:“一大”旧址外景。解说词: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画面二:党旗猎猎飘扬。解说词: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这里的解说词的含义,就超出了画面的内容。

    三是对画面内容的渲染和烘托。这是作者把自己对表现事物的理解、感受和激情,通过解说词尽情地抒发出来,它能引起观众的联想,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如:画面一: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在研讨问题。解说词:在一场残酷斗争和两个命运决战面前,党中央以毛泽东为首的决策者,郑重地研究了西北战场由谁指挥这一重大问题。画面二:毛泽东与彭德怀骑马检阅部队。解说词:“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画面内容是普通照片,配上这两句解说词后,使人感到形势的严峻,斗争的残酷。同时,又使人看到了彭总当年横刀跃马,驰骋疆场的雄姿,激起了观众的联想,增加了画面的感染力。

    四是用来做画面的组接因素。党员电教片的解说词,常用承上启下的词句,达到语言转场的目的。它可使镜头、段落之间过渡,简洁、流畅、严谨、自然。

    党员电教片解说词还应该具有艺术美,是“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感情和谐的统一”。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在于反映生活的目的性;第二个基本特征在于反映生活的进步性;第三个基本特征在于反映生活的创造性;第四个基本特征在于反映生活的形象性。因此,作者在创作时,首先,要看他是否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表面生活。其次,要看他是否能够写出人物的个性与事物或事件的特殊性。再次,还要看他是否用自己在生活中的深切感受和理解,即用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概括生活和创造形象。这些都将是决定解说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基本条件。

    解说词主要有思想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严谨性、含蓄性、节奏感、概括性和新颖多样性的特点和表述要求。解说词的思想性,是指思维感情的表述要正确鲜明,不为模糊认识所左右,思想表现艺术牲特征就是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引导正确思潮,唤起观众更热情地投身四化建设。解说词的准确性,是指语言的准确性,即在于选用语词贴切,句子的组织安排合乎逻辑,能确切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解说词的鲜明性,是指语意要明确,条理要清楚,使事物的性质、情状明朗而突出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给之以清晰、深刻的印象。解说词的生动性,是指语言的运用时,应该灵活多样、新鲜别致、活泼动人,能用各种修辞手段把事物的情状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动地表述出来,使人易于理解和接受。解说词的严谨性,是指用贴切的语言表述事物的情状、内涵,准确地阐述思想感情,增强党员电教片的可信性和真实性。解说词的含蓄性,是指用明快的、直而不曲、露而不藏的语言,表述强烈的思想感情。解说词的节奏感,是指用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读之流畅,听得明白,富有美感的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解说词的概括性,是指用尽可能经济的笔墨,表现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给观众以广阔的理解余地,使观众感到紧凑又饱满,集中又回味无穷。解说词的新颖多样性,是指表述生活现实事物的真实生动特色,不能用贫乏单调、千篇一律的语言,而是用富于独创性的语言风格来表达的。

    创作党员电教片解说词作品应当注意:一要考虑被教育者是什么人,对什么人而讲,怎样讲才能有说服力,容易使人接受。同时,还要估计可能有人提出什么问题或不同意见,以便及时回答。二要吃透两头精神,即了解领导意图和下面的情况,以便掌握该讲什么和不该讲什么,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三要态度、观点要明朗,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宣传还是局限,是整体还是局部,都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四是一篇解说词作品不应当有多主题,不可含求面面俱到,应当有一个主题。五要使用口语,句子不要太长,修饰部分要少,以免造成观众的错觉,不得要领。同时,也应当讲究文采,以便讲起来生动,具有雅俗共赏之妙。六要注意措词和语气上的适当性。不能总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而应以被教育者同等口语的方式娓娓道来,或疾呼警醒,千万不能“摆架子”。七要少讲所谓的“大道理”。

    解说词的完整结构,一般都要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组成部分。

    开头,是解说词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开头只需极少的文字就能点出主题,抓住观众,引起兴趣。注意做到简炼贴切,不要兜圈子,节外生枝,特别忌讳设计与主题无关的序幕。开头的每一个句子都应有意义,与主题无关的句子哪怕出现一个也是多余的。画面部分与解说词部分必须艺术交融,有声有色。常用的开头方法有:1、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很快接触到实质性的问题。2、提出问题,形成悬念,这种方法能扣人心弦而引人入胜。3、安排序幕,烘托气氛。它的作用是通过鲜明的形象,向观念表达和说明问题,发人深省。4、引入新的理论、相近学术,令人耳目一新。5、众人瞩目的政治方面“兴奋点”。6、以人物、事物的命运引人入胜,表露心情,注重“情”的渲染。7、利用景物拟人手法。

    中间部分,是电视片提示主题实质的重点。这一部分文字的编写,要结构紧凑、内容丰富、段落清楚、主次分明、叙述流畅、语言精炼准确。作者构思时,要想到电视使用的“一次性”观看、现场理解的特点。因此,在安排结构时,必须考虑到观众能够容易理解每个词句的内容,而不致于产生疑难问题。否则,由于几个镜头没看清,几个词没弄懂,就会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作者在安排设计时,要对平时难于见到的现象,以及综合、分析、讲道理的内容,时间放长些,讲慢些;对内容浅显,容易理解的要少设计,有的甚至可以省略而用画面点出即可。另外,对某些条理性较强的内容,可用小标题分段,也可以用字幕等特技或符合标定,这些都能够帮助观众加强理解和记忆。

    结尾,是全片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有力,发人深省,或清音袅袅、余味无穷,或刚劲有力、鼓动激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前呼后应,回答问题。2、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这是常见的结尾方式。3、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新的问题,让观念回忆全片内容,从而寻求答案,或逐类旁推,得出新的回答。4、哲理性较强的警句类结尾,令人耳目一新。5、展示成果,催人奋发上进。6、感染力极强的号召式结尾,激励人们去思考和行动。7、以“诗言志”、“物言志”的形式。

    解说词主题形成之后,如何铺陈材料,展开全文,就是作者首先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即作品结构的层次,也就是几部分,怎样安排?是何关系?安排好层次,需要作者深思熟虑,精心构思,动笔前有详细的纲目。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按时间关系安排好层次。主要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方式。顺叙,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来安排材料,事情经过的先后次序成了安排材料的依据。它的好处是脉络清楚,自然朴实,能反映事情的几个阶段的状况。一是要有概括性,应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最突出表现的那一过程。二是要找到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放在前面,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过程。倒叙在集中、强烈、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的效果,它能把最突出的东西一下子推到人们面前,使你或激动,或深思,或震动,或警醒。注意防止三个问题:一是要从内容需要出发,不要从方法出发,内容确实需要倒叙,就用这种方法。二是要注意过渡自然,不要硬接硬连。要按照解说词的特征和主题内容,有目的性、有艺术性、有相对深化性的连接。三是短小的解说词最好不用倒叙方法。插叙,不涉及作品层次的突出表现,而是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根据主题、人物(或事件)、情节的需要,插入有关内容,然后再接上主线写下去。

  第二,按人物活动的地点安排好层次。这种安排层次的方法,常常与时间关系安排层次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照顾到时间的先后,又照顾到地点。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某个主要典型人物在不同的地点活动,依据地点划分几个层次。二是许多人物在不同地点活动,结合时间线索和人物活动地点划分几个层次。

    第三,按表达主题的几个方面安排好层次。把不同时间的同类性质的材料,集中起来表明一个问题,以问题的重点划分层次。在表现一个先进集体几个典型人物不同时间的模范事迹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层次,这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却把重点问题集中、突出出来。

    解说词的段落,是作品的内容和层次的外在表现。常用的方法有:1、以观察顺序组成一段。2、用对比关系组成一段。3、用概括与具体的关系组成一段。4、用问答对话组成一段。5、用抒情议论组成一段。6、用过渡语言组成一段。

    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是与上下段相关联而存在的。因此,在组织一个段落时,又要考虑它与其他段的关系。各个段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联系,应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要通过各种手段把各个段组织起来。常用方法:1、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段紧密衔接起来。2、用一个重点词语贯穿几段。3、按时间顺序组织几段。4、以一段为纲总领若干段落。

    过渡,是解决段与段、层次与层次联系问题的手段。常用方法:1、用过渡段。在段与段之间有较大转折时,或由一个层次转到另一个层次,用一个自然段过渡。2、用过渡句。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过渡句可以在上一段末尾,也可以在下一段开头。3、用过渡词语。例如“但是”、“然而”、“因此”、“所以”等。4、自然过渡。不用任何过渡形式,靠内容的内在联系过渡。这种方法要看具体情况,不能滥用。

    交代照应,是解决作品有关内容前后联系问题的手段。主要有:1、开头与结尾照应。2、人物前后照应。3、环境与人物照应。4、细节前后照应。5、伏笔(悬念)交代照应。6、选择时机交代照应。7、选择典型性的交代照应。

    解说词标题的拟定,直接关系到解说词的基调和色彩,以及内容的阐述、立意。一般要求是要准确、新颖、简洁,能够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作品主题,具有吸引人的观赏力,又有可读易记性。主要方法:1、号召式,如《时代在召唤》。2、赞扬式,如《不负工商徽》。3、疑问或反问式,如《“先进”何处行》。4、描写式,如《众手编织的花环》。5、抒情式,如《啊,先锋队》。6、以主要人物、职务或集体名称为题,如《模范共产党员方圻同志》。7、以主要事件为题,直接点出作品表述的中心,如《实行目标管理之后》。8、以地点为题,如《山旮旯人家》。9、以气象和景物为题,如《小巷春风》。10、以拟人手法为题,或者以比喻手法为题,如《开心的钥匙》。

    另外,在创作时还要注意:1、用词要准确。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要准确地表达思想,真正确切理解词义。2、造句要严密。要合乎事理,把意思说透,层次要清晰,句子之间要有逻辑性。3、修辞中应力求观点鲜明,以理服人。4、修辞过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朴实简洁。5、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掌握个性以更好地体现共性,努力从感染力去增强观感效果。6、不该省的字决不能删去。如“已于”要写“已经在”,“并在”要写“并且在”,“应作”要写“应该作”,“但为”要写“但是为了”,“回来时”要写“回来的时候”等等。7、同一名称在作品中要前后一致,防止造成观众错觉。8、创作解说词必须用当代人的语言,要尽量口语化,忌使用生僻的字词、饶口的语言。

 

2021年8月5日 10:25
浏览量:0
收藏